石榴枇杷沙土地能種植嗎
石榴枇杷沙土地能種植的
生長環(huán)境
生于海拔300-1000米的山上。喜溫暖向陽的環(huán)境,耐旱、耐寒,也耐瘠薄,不耐,不澇和蔭蔽。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的夾沙土栽培為宜。
枇杷,別名:蘆橘、金丸、蘆枝,拉丁文名: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薔薇科、枇杷屬植物,枇杷原產中國東南部,因葉子形狀似琵琶樂器而名,其花可入藥。樹高3~5米,葉子大而長,厚而有茸毛,呈長橢圓形,狀如琵琶。別名又叫蘆橘、蘆枝、金丸、炎果、焦子。枇杷與大部分果樹不同,在秋天或初冬開花,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熟,比其它水果都早,因此被稱是“果木中獨備四時之氣者”。枇杷的花為白色或淡黃色,有五塊花瓣,直徑約2厘米,以五至十朵成一束,可以作為蜜源作物。
繁殖方式
插枝
短枝插:萌芽前,從樹勢健壯的
母株上剪取無病蟲的一、二年生枝條作為種條,將種條截成有2至3節(jié)的短插枝,插枝下端近節(jié)處剪成光滑斜面,剪截后將其浸入40%多菌靈300倍液或5%菌毒清300倍液中浸泡10至15秒做殺菌處理。之后把插條下端放在生根粉水溶液中浸5秒,或用0.05%吲哚乙酸溶液中浸2秒,或用0.05%萘乙酸溶液中浸3秒后扦插。按30厘米×12厘米的行株距,將插條斜面向下插入土中,上端的芽眼距地1厘米至2厘米。插完一廂后立即澆水,廂面稍干劃鋤以提高地溫。灌水后可用地膜或麥糠覆蓋保墑。
長枝插:多用于直接建園或庭院內少量繁殖。定植點挖直徑60厘米至70厘米、深50厘米至60厘米的栽植坑,坑外用腐熟土雜肥5公斤左右再與表層土混合備用,每坑插2至3支1至2年生80厘米至100厘米長的插條,插條與地面夾角成50度至60度,插入坑內40厘米至50厘米深,然后邊填土邊踏實,最后灌水并修好樹盤,覆蓋地膜或覆草保墑。
壓條
萌芽前將母樹根際較大的萌蘗從基部環(huán)割造傷促發(fā)生根,然后培土8厘米至10厘米,保持土壤濕度。秋后將生根植株斷離母株成苗。也可將萌蘗條于春季彎曲壓入土中10厘米至20厘米并用刀刻傷數處促發(fā)新根,上部露出頂梢并使其直立,后切斷與母株的聯系,帶根挖苗栽植即可。
高空壓條巧育苗
或在石榴生長季節(jié),把石榴近地面的枝條向下彎曲,將其中的一段埋入土中,埋入土中的部分用刀刻傷,以促進生根,生根后切離母株即成一株新的石榴苗。壓條時以埋入土中15厘米為好,過深溫度低,不利生根,過淺易風干也不利生根。
對于珍稀品種,可以采用空中壓條的方法進行繁殖,在枝條的一部分用刀刻傷,然后用可分開兩半的盆或其他容器套住,在其中裝填泥灰土或青苔等易蓄水的物質,澆足水后用塑料布綁扎,平時注意保濕,生根后自容器下剪斷即可定植。
栽培技術
栽植
秋季落葉后至翌年春季萌芽前均可栽植或換盆。地栽應選向陽、背風、略高的地方,土壤要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盆栽選用腐葉土、同土和河沙混合的培養(yǎng)土,并加入適量腐熟的有機肥。栽植時要帶土團,地上部分適當短截修剪,栽后澆透水,放背陰處養(yǎng)護,待發(fā)芽成活后移至通風、陽光充足的地方。
光照
光照和溫度是影響花芽形成的重要條件。生長期要求全日照,并且光照越充足,花越多越鮮艷。背風、向陽、干燥的環(huán)境有利于花芽形成和開花。光照不足時,會只長葉不開花,影響觀賞效果。適宜生長溫度15-20℃,冬季溫度小宜低于-18℃,否則會受到凍害。
水肥
石榴地栽每年須重施一次有機肥料,盆栽1年至2年需換盆加肥。在生長季節(jié),還應追肥3次至5次,并注意松土除草,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嚴防干旱積澇。
修剪
石榴需年年修剪;可整成單干圓頭形,或多干叢成型,也可強修剪整成矮化平頭型樹冠。在進入結果期,對徒長枝要進行夏季摘心和秋后短截,避免頂部發(fā)生二次枝和三次枝,使其貯存養(yǎng)分,以便形成翌年結果母枝,同時還要及時剪掉根際發(fā)生的萌蘗。
越冬
在北方寒冷地區(qū),冬季應入冷室或地窖防寒。
采收
石榴每年開3次花,故有3次結果,一般以頭花果或二花果發(fā)育良好。應根據品種特性、果實成熟度及氣候狀況等分期及時采收。石榴果實成熟的標志是:
⑴果皮由綠變黃,有色品種充分著色,果面出現光澤。
⑵果棱顯現。
⑶果肉細胞中的紅色或銀白色針芒充分顯現。
⑷籽粒飽滿,果實汁液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到該品種固有的濃度。成熟果雨前采收,陰雨天氣禁止采收。
用扦插或分株繁殖的苗木,栽植3-4年開始結果,而用種子繁殖的實生苗需10多年才能開花結果。
防治
蟲害防治
主要應著重于坐果前后兩個時期,前期防蟲,后期防病害。石榴樹從4月底到5月上、中旬易發(fā)生刺蛾、蚜蟲、蝽象、介殼蟲、斜紋夜蛾等害蟲。坐果后,病害主要有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
坐果前用33%水滅氯乳油12mL(1支),稀釋1500倍,噴施在石榴樹正反葉面上。如果間隔3-5天仍發(fā)生蚜蟲,可用2.5%撲虱蚜可濕性粉劑10g稀釋1500倍噴灑正反葉面,以后每隔7-10天交叉用藥噴灑一次,效果極佳。每年6-7月份是石榴樹發(fā)生桃蛀螟的高峰季節(jié),若不及時防治,對石榴樹危害極大。石榴果被桃蛀螟蛀后,遇高溫多雨,蛀洞被灌進水,會使石榴慢慢爛掉,損害率達60%以上。這時要用50%辛硫磷乳油,稀釋800倍與泥混合糊上花柄,或用敵敵畏、功夫稀釋2000倍液進行噴灑。為避免桃蛀螟寄生傳播,應將石榴果周圍的葉片摘除掉。噴施敵殺死、殺滅菊酯、等防治刺蛾、蚜蟲;殺撲磷、毒死蜱等防治介殼蟲,效果良好。
病害防治
石榴樹夏季要及時修剪,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蟲害發(fā)生。坐果后,病害主要有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每半月左右噴一次等量式波爾多液稀釋200倍液,可預防多種病害發(fā)生。病害嚴重時可噴退菌特、代森錳鋅、多菌靈等殺菌劑。
注意事項
防治石榴樹蟲害不要用氧化樂果和敵敵畏農藥,因石榴樹對這些農藥敏感?;ㄆ诓灰眉装妨住⒕眯Я?,這些農藥易傷蜜蜂,影響授粉,降低坐果率。
保果
第一、在果實生長前期的5-7月份,應進行多次灌水,保持土壤的最適濕度,并在灌后覆草或覆膜保墑,使果實勻速生長。
第二、在果實生長的后期(8-9月份雨季),要停止灌水,及時要排除多余的水,保持土壤適中的濕度,防止果實因吸收過多的水分而裂果。
第三、采取幼果套袋措施,既能防止病蟲危害,又能使果袋內保持較好得濕度,使果實勻速生長,并防止雨季的雨水直接浸入果實,引起籽粒急速生長,以致脹裂果皮。
第四、及時采收已成熟的果實,防止因吸水過多而脹裂果皮。
枇杷生長環(huán)境
枇杷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氣候和肥水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稍耐寒,不耐嚴寒,生長緩慢,平均溫度12~15以上,冬季不低-5℃,花期,幼果期不低于0℃的地區(qū),都能生長良好。
一般情況下河南省也可以栽培,但結果期低于零下2度幼果即受凍,栽培適區(qū)是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區(qū)。最好為肥沃土壤。
除了中國以外,日本、美國(夏威夷及加利福尼亞)、印度、巴西、以色列、土耳其、西班牙等地都有栽種枇杷。其中日本種植枇杷歷史為江戶末期由中國南部傳入。
溫度控制
枇杷原產亞熱帶,要求較高的溫度,年平均氣溫12℃以上即能正常生長,但進行經濟栽培的年平均氣溫應在15~17℃,且無嚴寒天氣。枇杷花期在冬末春初,冬春低溫將影響其開花結果。氣溫-6℃時對開花、-3℃時對幼果即產生凍害;10℃以上花粉開始發(fā)芽,20℃左右花粉萌發(fā)最合適。但氣溫或地溫達30℃以上時,枝葉和根生長滯緩而不良,果實在采摘前7~15天遇上35℃的高溫,很容易產生日灼傷害,甚至失去食用價值。
枇杷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性較廣,一般土壤均能生長結果,但以含砂或石礫較多疏松土壤生長較好。
土壤要求
1、枇杷種植宜選擇平整,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的歷年耕種的高產旱地,以土壤pH6.0為最適宜,選地必須考慮水源,保證在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5月果園能灌溉,交通和運輸方便。不宜選用地勢低平容易積水的土地。種植前要全面深耕30cm以上。[7]
2、有灌溉條件宜在2~3月份種植;沒有灌溉條件的應在6月中旬(雨季初期)種植。[7]
3、氣候溫暖,枇杷樹生長快,種植密度宜為960.5株/h㎡,株行距3m×3.5m,定植3年后可投產。經一定年限后再實行間伐,有利于管理和獲得早期豐產。[7]
4、在種植前一年的9~10月份,趁土壤濕潤開挖深60cm、口寬80cm、底寬70cm的定植坑,同時把表土和底土分開堆放。每定植坑施入30kg農家肥或糖泥、0.8kg鈣鎂磷肥作底肥,與表土混合后施入植穴,再將原底土全部回填。回填工作必須在種植枇杷苗2個月前結束,以使基肥充分腐熟、填土沉實。
移栽苗應選無病蟲、葉色濃綠、根系發(fā)達,嫁接口粗度要在lcm以上,接口愈合良好,接口以上45~50cm(最好是分枝的)。種植時,苗株根頸部應以地面平齊,不能過深,應剪去部分葉片、嫩枝,以減少蒸發(fā)。種植時讓細土和根系充分接觸,壓實根部周圍土壤,每株必須澆約20L定根水,待水滲下后再蓋一層細土。在離地面45~50cm處定干。[7]
繁殖方法
嫁接換種技術
1.切接
切接法操作容易,成活率高,萌發(fā)抽梢快,接穗用量省,枇杷嫁接換種最佳接法。
鋸(剪)砧:在換種樹上選分布均勻、斜生的1~2級分枝2~3個,距分枝15~22cm處鋸斷,剪口應平滑,稍傾斜,不撕裂。鋸口斷面皮層用嫁接刀削平滑,稍傾斜,不撕裂。鋸口斷面皮層用嫁接刀削平滑,留嫁接部下面分枝角度大的斜生側枝節(jié)1~2個作“抽水枝”,其余枝條從主干分杈處鋸除,嫁接部位離地面高度約1米左右。
切砧:選樹皮光滑處,在皮層與木質部交界處,略向木質部傾斜5~10度,稍帶木質部縱切一刀,深2~2.5cm,切口平直,接部徑粗6厘米以上的,在斷面相對面切兩處切口,嫁接兩個接穗,便于接部斷面盡快愈合。
削接穗:左手倒握接穗,右手握刀,在接穗基部稍帶木質部削長2~2.5cm的長削面,相對一面切成45度的斜面,長1~1.5cm的短削面,兩刀相交處成一線,倒轉接穗,留1~2個芽眼削斷、接穗削成
楔形,長3~4cm,具有1~2個飽滿芽眼,芽眼應處在兩削面之間,長、短兩削面要平直。
插穗、包扎: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務必對齊、密切緊貼,插穗深度以微露削面為宜,以利與砧木斷面?zhèn)谟?。插穗后馬上用薄膜帶包扎,先在接部中上處緊扎兩圈,固定接穗,使接穗與砧木切口形成層密貼,后用薄膜覆蓋砧木斷面,繼續(xù)環(huán)扎薄膜帶,包裹整個嫁接部,接穗部分用地膜留芽眼包裹。
2.嵌接
適用于主干高、嫁接部位干徑粗15cm以上的換種樹,嵌接操作較困難,成活率比切接低,接穗要求粗且用量大。
鋸砧:一般在離地40~50cm處鋸砧,主干應留1/4倒砧,切忌鋸斷。如樹冠較大,鋸砧前應先鋸除樹冠部分大枝條,減輕樹冠重量,防主干撕裂、斷砧。
砧木鋸槽:用手鋸在斷面光滑處一側縱鋸寬1厘米左右,深1.2~1.5cm,長5~6cm的楔形缺口,用嫁接刀修切鋸槽,使槽內比槽外略寬,槽上比槽下略寬,槽下部2厘米處由內向外傾斜,槽兩側要修切平直。在相應的對面同樣開一個槽。
削插接穗:在接穗枝條對稱的兩側,稍帶木質部削成長4~5cm的斜面,向內的一側下端削長約2厘米的短斜面,深達接穗木質髓部,呈楔形,其形狀與接口大小相似,穗削成后,對準兩側形成層插入接口,稍向下輕敲,使穗砧密貼。
包扎:接口空隙用鋸屑堵塞,接部用薄膜帶綁扎牢固,斷面覆蓋薄膜并扎緊,接穗部分用地膜留芽眼包裹。
栽培技術
繁栽時間
以播種繁殖為主,可嫁接。播種可于6月采種后立即進行。嫁接一般以切接為主,可在3月中旬或4月~5月進行,砧木可用枇杷實生苗和石楠。定植于萌芽前3月下旬至4月上旬,也可在梅南期5月~6月或10月進行。定植苗需多帶須根和附土,以利成活。栽植地點以向南而風少處為好。
栽培方法
1、環(huán)割、拉枝、輕折傷枝促控花芽分化。
6月下旬,在主干上環(huán)割2~3道,使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倍液涂抹傷口預防病菌感染;6~7月,將所有枝徑lcm以上、枝長70cm以上的主側枝拉成與主干成50~55角,牽引枝梢向水平方向發(fā)展,使枝丫傾斜生長,略有下垂;其它枝條采取扭枝、揉枝讓其改變枝條生長方向,以利花芽形成。
2、肥水促控花芽分化
6~8月,不施氮肥,適當增施磷鉀肥;6~8月拉枝后到花芽形成前,如果仍然無法控制旺枝生長,可在葉面噴施600~800倍磷酸二氫鉀和硼酸的混合液2~3次。6~9月,對生長旺盛的枇杷樹,要開溝排雨水,降低土壤水分,要適當截斷表土的部分根群,降低枝條水分。
3、用調節(jié)劑促控花芽分化
使用多效唑(PP333)土施0.5g/m+葉面噴施l 000mg/L,在6月20日和30日左右各處理一次;或者在6~8月每月各葉面噴施多效唑1000mg/L一次,使夏梢很快停止生長,增大細胞液濃度和C/N濃度,促進花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