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加壓成型指(用茶葉壓制而成茶壺)
茶葉加壓成型指
1.鮮葉攤放:鮮葉攤放與手工炒制一致。一般攤放在竹制器具上,厚度2—3cm,均勻攤放6—8小時至鮮葉萎軟即可。
2.炒制準備:新茶機鍋腔應用洗潔精清洗,并用清水洗凈擦干。接好地線、擺放平穩(wěn)。再將電源打開預熱(電加熱新機預熱時產生異味屬正常現象)。燒炭機應先點燃白炭預熱(炭放置要均勻,使鍋腔受熱均勻)。
3.青鍋:起始溫度一般在250~260℃(視各茶機及青葉而定)。當實際鍋溫升至設定溫度時,在鍋中擦上制茶專用油并用抹布擦勻;然后均勻投入茶葉,一般高檔青葉250~300g/鍋、中檔青葉300~350g/鍋,然后開機翻炒;期間逐步加壓,一般每半分鐘加一次,加壓程度主要看炒板(以能帶起茶葉、又不致使茶葉結塊為宜,不得一次性加重壓),鍋溫應先高后低并視茶葉及時調整(溫度一般分三段:第一階段鍋溫從青葉入鍋到茶葉萎軟,一般在1.5分鐘左右;第二階段比第一階段低20~30℃,到茶葉松手止;第三階段溫度一般在200℃左右,此時是做扁的重要時段,一般恒溫炒)為提高扁平度,在殺青4~5分鐘,茶葉基本成條、松手,即第三階段時,增加“磨”的動作,建議在方式“1”和“2”之間看茶葉選擇,至茶葉扁平,含水量在30~40%時停機出鍋。青鍋用時一般7分鐘左右。
4.攤涼回潮:青鍋葉攤涼,并收攏回潮1~2小時,經簸、揀后即可輝鍋。
5.輝鍋:一般鍋溫控制在150~160℃左右(若青鍋葉太潮,下鍋時可適當提高溫度而后再降低溫度);均勻投入青鍋葉300g左右,然后開機使茶葉自然翻炒1分鐘,手感茶葉回軟時,適當加壓;采用塌炒方式,期間逐步調整加壓程度,一般在3.5~4.2指示位置之間,各機稍有差異;炒制2~3分鐘時,增加“磨”動作,建議在方式“2”和“3”之間調整,期間適時調整溫度;炒至茶葉8—9成干時起鍋,進行手工輔助。
用茶葉壓制而成茶壺
160目到200目比較合適。
茶漏的主要作用是攔截茶渣,而茶渣,主要來源于茶葉生產與運輸環(huán)節(jié)中的破損。像大多數的普洱茶在壓制或撬茶過程中,都很難避免出現細碎的情況,而一般蓋碗或紫砂壺的出水縫隙又不足以阻攔這些碎茶或雜質,這樣既影響美感也影響品飲。
茶漏能有效過濾茶湯中的細碎雜質,保存口感潤滑,使色澤透亮,提升品茶的樂趣。所以160目到200目的茶漏最為合適,能有效的攔截茶葉碎渣。
加工緊壓茶利用了茶葉的什么
泡茶的水溫主要依據茶類不同而改變,鮮嫩綠茶、黃茶適宜80~85℃水溫沖泡,而鐵觀音、大紅袍等烏龍茶,適宜100℃水溫,黑磚茶、普洱老茶等緊壓茶,宜用100℃水溫沖泡,全發(fā)酵的紅茶用95~100℃沸水沖泡,而紅碎茶、袋泡茶等,則適宜90~95℃的水溫沖泡。泡茶水溫的選擇
1、細嫩的茶最怕燙有說法好茶不怕開水燙,這是正確的,但只針對檢驗茶的品質。對我們我們日常用茶泡茶而言,并不是所有茶都中意沸騰(100℃)之水,像細嫩一點的綠茶,特別是名品,比如西湖龍井、碧螺春、信陽毛尖、六安瓜片、黃山毛峰、都勻毛尖等,這類高級綠茶最細嫩新鮮,非常怕沸水。把沸水晾至80~85℃沖泡最好,甚至洞庭碧螺春可以用80℃的水沖泡。因為這類細嫩茶葉溫度過高,綠茶就會變“熟”,那清甜就嘗不到了,經沸水的沖擊,維生素等物質會被瓦解,綠茶的功效也自然大打折扣。黃茶、新白茶亦如此。
2、濃郁的茶最愛100°c鐵觀音、大紅袍等烏龍茶,要的就是濃郁茶香,茶要放得多些,水的溫度也要100℃才夠痛快。水沸騰,輕微晾置,即可馬上沖泡,第一泡洗茶醒茶可倒掉,從第二泡開始飲,香味在嘴巴里橫沖直撞,最后緩緩從鼻腔中呼出來,竟然也帶著香味,這便是用100°c沸水沖泡的意義所在。
3、粗獷的茶煮起來更暢快“黑磚茶這樣的邊銷茶,具有跟西南少數民族一樣的粗獷性格,沖泡偏愛已經沸騰的熱水100℃和大火。像云貴、川藏這樣的高海拔地區(qū),水是很難到達100℃沸點的。以黑茶、普洱為代表的邊銷茶,有時沸水無法滿足它們,只有在壺里或茶鍋里熬煮才能逼出茶的香味。有專家研究發(fā)現,邊銷茶的營養(yǎng)成分也的確需要熬煮才能完全釋放,對于常年以肉為主、缺乏蔬菜的邊疆少數民族來說,黑茶可解決體內油脂過剩的問題,是維系身體平衡的重要方式。
4、中檔茶葉喜歡熱情似火中低檔的綠茶因為少嫩芽、茶葉條索粗大而喜歡沸水。除了綠茶,花茶、紅茶等品種中的中檔茶也都喜歡熱情似火的水溫,可泡出十分理想的香味?!边€有全發(fā)酵的紅茶,喜歡100℃的沸水,只有這個溫度才能將它體內的有益成分溶解出。不過,有些出身貴族的細嫩紅茶也可用涼至90℃的水沖泡,比如紅碎茶、袋裝的紅茶,可以用95℃的水沖泡。
茶葉加壓成型指標
揉捻機是茶葉加工中結構比較成熟的機械,常用的型號有25型、30型和35型等,加壓形式有重錘式和單柱絲桿兩種。揉捻機靠三角皮帶傳遞動力,在年終保養(yǎng)時,最好更換新帶,以保證來年的正常運轉。選用的三角皮帶,其長度和型號應參照使用說明書。
皮帶截面型號應與輪槽型號一致,以保證三角皮帶截面在輪槽中的正確位置。新裝的三角皮帶外緣可略高于輪緣。新皮帶裝上或在以后的運轉中,其張緊度應保持適當,過緊則皮帶易損壞、軸承易發(fā)熱,過松則會造成傳動時皮帶打滑。一般情況下,三角皮帶的張緊度以大拇指能按下15毫米左右為宜。該機械減速箱和軸承的保養(yǎng)可參考滾筒殺青機的保養(yǎng)。
加工緊壓茶利用了茶葉的
不是用膠壓緊的。
1.普洱茶餅,壓制有的緊實些,有的比較適中,一般手工石磨的都適中,像鐵餅,屬于機器壓制類型,是會非常緊。
2.常規(guī)茶餅,壓制松緊度適中,可以直接用茶針從茶中間窩窩位置撬,或者是邊沿,可以按自己個人習慣。
3.但由于壓制比較緊,直接撬可能會有點困難,在撬之前,可以先把茶餅有窩窩的面朝上,平放于桌子上,兩只手平放于茶餅兩側,輕輕按壓,旋轉茶餅,再按壓,可以使茶餅中間松開一些,以方便撬茶。
茶葉加壓原則
氣泡茶:碳酸茶口感,變化豐富
氣泡茶就是茶湯里有氣體。和便利店里的高甜度的碳酸茶飲料不同,氣泡茶是往泡好的茶湯里加壓打進二氧化碳氣體,使得喝進口的茶湯滋味更加豐富。除了茶味和細微的甜味之外,還有氣體的刺激,有種喝碳酸茶飲料的酸爽口感,但是沒有那么甜。另外,也可以往茶湯里加入新鮮水果,讓身體攝取茶湯里的微量元素和水果的維生素,滿足現代人對健康飲食的需求。
氣泡茶可放入新鮮水果調味
氣泡茶的制作步驟主要有四:
先萃取高山綠茶,
然后用氣泡水機加壓打氣到茶湯里,
再來是往杯里加入新鮮水果,
最后就能看到水果隨著氣泡在茶湯里沉浮的樣子。
簡單的制作過程,加上受歡迎的碳酸口感,這為茶飲企業(yè)開拓氣泡茶市場提供了成本和市場的有利條件。
壓成片的茶葉
產地位于滑竹梁子山的東面,那卡寨子以出產品質上好的古樹茶而被人們所認識。全寨有600多畝成片古樹茶園,其茶樹齡在300-500年之間。
茶葉口感特點:山野氣較強,杯底留香較好,苦澀較顯且更突出,湯中帶甜,回甘較快較好,湯較飽滿,茶香純正。
茶葉揉捻加壓的原則
、紅碎茶和小種紅茶3種,其主要制作工序都經過萎凋、揉捻、發(fā)酵、干燥4個步驟,但各道工序需要的條件和程度又略有不同。
1,萎凋
萎凋是紅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紅茶萎凋有3種方法:日光萎凋、室內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
日光萎凋——這種方法受天氣制約很大,陽光強烈的午后和陰雨的天氣都不適宜。通常在春茶季節(jié),氣候比較溫和時采用,這個時節(jié)萎凋程度容易控制,萎凋時間大約為1個小時。
茶葉為什么壓成片
現代普洱茶生茶制作流程:
原料(鮮葉)
↓
采摘
↓
靜置萎凋
↓
殺青
↓
攤晾
↓
揉捻
↓
解塊
↓
干燥
↓
曬青毛茶
1.原料(鮮葉)
普洱茶是以云南大葉茶類的新鮮芽葉經過別具特色的低溫制程工藝制作而成。原料的品質決定了茶品最終的品質上限。鮮葉的品質是由茶樹的品種、生長環(huán)境的生態(tài)水準以及樹齡等因素綜合作用形成,而生態(tài)環(huán)境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2.采摘
云南普洱茶產區(qū)的鮮葉采摘,仍多以純手工方式進行。特別是高大的古茶樹,茶農采摘時必須上樹采摘。
采摘鮮葉時必須使用正確的手法,若是采摘時手法不當,使用“撕扯”的動作,便會連帶撕下部分枝皮,毛茶制成后葉柄根部會形成狀似馬蹄的結構,名之曰“馬蹄口”。
這種采摘方式會對茶樹造成不可逆的破壞,茶樹上凡是被撕扯過的地方就不會再發(fā)芽,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茶樹死亡。部分無良業(yè)者刻意宣導“馬蹄口代表春茶/古樹茶”的錯誤資訊,愛茶之人不可不察。
3.靜置萎凋
鮮葉采摘后,應盡快攤開,進入靜置萎凋工序。萎凋目的在于減少鮮葉與枝梗的含水量,鮮葉在萎凋過程中也會逐漸變軟,這都為下一步的殺青工序奠定了基礎。
鮮葉萎凋時茶葉內部會在活性酶的作用下發(fā)生復雜的化學變化,這些化學變化與最終茶品的香氣、滋味、湯色等都有直接關聯。目前云南普洱茶制作,時??梢娙~底紅變的現象,這常與靜置萎凋操作不當有關。避免發(fā)生類似情形,可將鮮葉至于萎凋槽上,保持適當溫濕度。萎凋時間與方式依采摘時間、季節(jié)、天候、鮮葉嫩度、廠方設施與觀念來決定。
4.殺青
鮮葉經適度萎凋后進入殺青工序?,F代普洱茶主要殺青方式為鍋炒殺青和滾筒式殺青。大型茶廠或臺地茶多使用滾筒式機器殺青,少數民族茶農家庭制茶以及古樹茶多為鍋炒手工殺青。
其它茶類殺青目的在于利用高溫停止酵素酶的氧化作用,而普洱茶的殺青則只是抑制、鈍化鮮葉中酶的活性,同時去除鮮葉青味,增加其柔軟度以利揉捻,具體殺青溫度與時間應依鮮葉數量、嫩度與水分含量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通常鍋炒手工殺青鍋外壁溫度較高,鍋內壁約180℃左右,鮮葉溫度在60~80℃之間。
普洱茶殺青溫度遠低于綠茶等茶類,正是因為低溫制程(包含后續(xù)低溫干燥環(huán)節(jié))的存在使得普洱茶中的生物酶活性得以留存,為普洱茶的后期轉化奠定了基礎。低溫制程成就了普洱茶“越陳越醇厚”的獨特辨識度。反之,許多殺青階段溫度過高,甚至摻入烘青料的普洱茶,后期轉化狀況不佳,也正是在殺青這一階段埋下的伏筆。
低溫制程未必一定可以造就好茶,但低溫制程一定是優(yōu)質普洱茶品不可或缺的必備要鍵之一。石昆牧老師與經典普洱體系多年來對于低溫制程等普洱茶正確工藝制程如此堅持也正是基于此理。
5.攤晾
茶葉鮮葉在剛剛結束殺青工序之后,葉片溫度較高,同時茶葉不同位置(葉片中心與邊緣)的水分分布不均,此時若立刻揉捻,會導致茶葉細胞壁破裂過度,產生湯色渾濁、口腔刺激性過高等缺點,在這種不當制程的影響下,即便原料是古樹茶鮮葉,最終成品也會呈現臺地茶的口感。
因此茶葉在殺青工序之后進入揉捻工序之前,需經過攤晾,降低葉溫,同時使葉片水分分布均勻。由此葉片的韌性提高,在恰當的揉捻工藝之下方能達到“裂而不破”的效果。
6.揉捻
鮮葉殺青之后的制作工序,藉由外力使茶葉表面與內部細胞組織破壞,組織液體附著于茶菁表面,利于沖泡時增加香氣口感,以及讓內含物質均勻釋出。普洱茶生產中的揉捻工序,可分為手工揉捻和機器揉捻兩種。手工揉捻現多應用于小批量的古樹茶生產;機器揉捻相較而言更為省力,生產效率高,多用于臺地茶等大宗茶品的生產制作。
普洱茶揉捻的目的,主要在于使茶菁成條索狀,并使茶葉表面裂而不破,易使茶葉內含物均勻而充分釋出。揉捻不足的茶葉,條索成片、口感清淡;揉捻過度,茶品會無光澤、湯色混濁、苦澀度高,干燥儲存后易有雜味。
茶葉鮮葉殺青,即使工藝正確也會有少部分葉片受熱過多,產生少量“焦片”。若沒有相應工序去除這些焦片,它們便會在揉捻時被揉進茶葉的條索之中,造成茶品永遠無法去除的煙焦味。
為了避免煙焦味,一方面要提高茶葉的鮮葉殺青工序的水準,盡量減少焦片的產生;另一方面則需在揉捻前有意識的篩去茶葉中的焦片。一切努力都以最終茶品呈現的相對完美為目標。
若茶樹種植過程中噴灑農藥,附著在茶葉表面的農藥殘留與揉捻后析出的茶葉組織液體混合,即使不溶于水的脂溶性農藥,同樣可以藉此析出至茶湯之中。經典普洱體系選擇原料的底線是其種植過程不使用農藥、化肥、生長激素,而不是茶葉中的農藥殘留達到某種標準,便是基于對于自身職業(yè)道德的堅持,以及對消費者健康負責的義務。
7.解塊
茶葉揉捻完成后,應盡快將糾結的茶葉分開,以降低溫度,避免因干燥不足和悶堆而產生悶酸味。同時解塊后茶葉水分逸散加快,可以使干燥后的茶葉保持翠綠有光澤。解塊有手工解塊和解塊機解塊兩種。一般而言手工揉捻時可同時解塊。
8.干燥
完成揉捻解塊工序的茶葉,通過干燥工序,即制成普洱茶之生毛茶。
不同于綠茶、烏龍茶的毛茶干燥方式(烘干、炒干),普洱茶的毛茶干燥傳統(tǒng)中多使用日曬干燥。究其原因,舊時云南制茶工藝較為粗放,沒有華東、東南等傳統(tǒng)制茶產區(qū)包含干燥在內的精致工藝。同時云南海拔較高,日照強烈,這就為茶葉的日曬干燥創(chuàng)造了基礎。
后來在普洱茶的品飲歷史中發(fā)現,普洱茶制作無意之中的低溫制程(低溫殺青、低溫干燥)反而使得茶葉中的活性物質如生物酶等得以留存,參與到茶品的后期轉化之中,由此造就了普洱茶”越陳越醇厚“的獨特品質。
但是,作為食品工程的基本常識,陽光中的紫外線對所有食品中的活性物質,都具有很強的破壞作用,茶葉亦不例外。實際上,日曬茶品所產生的所謂”太陽味“,即是茶葉中的活性物質被紫外線照射破壞所產生的酮類異化物的味道,又名”日光臭“。它的出現即代表茶品的內質受損,同時含有有害于人體的物質。
陽光的日曬干燥,起作用的主要是陽光中的紅外光譜,它通過照射茶葉提升茶葉溫度進而達到干燥的作用。保留陽光中的紅外光同時盡量減少紫外線對茶品的破壞,就成了毛茶干燥工序的要義?,F在茶區(qū)的毛茶制作中毛茶干燥一環(huán)已然大量普及曬棚,通過曬棚的隔離即可屏蔽部分紫外線,又可對紅外線的提溫作用進行增益,同時又可避免茶葉被突如其來的降雨淋濕,可謂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