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功夫茶用什么茶葉(潮汕地區(qū)功夫茶)
潮汕地區(qū)功夫茶
是
潮州工夫茶藝,別稱潮汕工夫茶,是廣東省潮汕地區(qū)一帶特有的傳統(tǒng)飲茶習(xí)俗,潮汕的工夫茶最負(fù)盛名,蜚聲四海,被尊稱為“中國茶道”。
潮州工夫茶是中國茶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shù)、評品質(zhì)量為一體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既是一種茶藝,也是一種民俗,是“潮人習(xí)尚風(fēng)雅,舉措高超”的象征。潮州工夫茶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潮州茶道是中國古老的傳統(tǒng)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茶道。潮州工夫茶歷史悠久。中國茶文化盛行于唐朝,潮州工夫茶則盛行于宋朝,貴族茶就是源于潮州工夫茶,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在潮州當(dāng)?shù)馗前巡枳鰹榱舜偷淖罴讯Y儀并加以完善,這不僅是因為茶在許多方面有著養(yǎng)生的作用更因為自古以來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喝工夫茶是廣東潮州人一項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不過的事了,飯后,或者客人來訪,好友相見,都是以一壺茶來陪襯。
日本的煎茶道、中國臺灣地區(qū)的泡茶道都來源于潮州的工夫茶。
潮汕特色功夫茶
工夫茶,說它是一門藝術(shù)并不為過,因為它的名字是用工夫,沒有好的工夫就泡不出一泡好茶。而且,在泡茶的過程還可以看出泡茶和喝茶的人性格是穩(wěn)重還是急燥。
潮州的工夫茶是一門易學(xué)難懂的藝術(shù),工夫茶的泡法一看就會,它沖泡的步驟就只有那幾下很容易學(xué)的;但是,這些都只是表面功夫,如果沒有人指點說清楚的話,那就只有會而不懂了。
懂工夫茶的人,他能把茶葉的精華慢慢地泡出來,一泡茶喝到完的時候,茶葉中的精華也被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潮州的工夫茶所用的茶葉首選是本地的鳳凰茶,次之才是其他的茶葉。
鳳凰茶在其他地方并不是很出名,但是它在本地幾乎是家家戶戶都用它。烽火茶是工夫茶的首選用茶是因為它耐沖泡,一泡能泡很久。鳳凰茶也跟其他的茶一樣,分很多種;清香類是以黃枝香和白葉為主,濃香型是以蜜香的為主。
茶也有新老之分,不過,這個新老并不是時間的問題而是茶在制作的過程。新茶是屬于清香型的,沖泡出來滿屋的茶香,入口紛香,喝過之后口里會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老茶是濃香型的,沖泡時有一股淡淡的香味透出,這香味并沒有新茶那么香,但卻另有一翻迷人之味。一杯入口,那濃郁的香味在口里久久不散。
鳳凰茶中,黃枝香是以春茶為好,茶葉細(xì)小有光澤,令人一見便起喜愛之心;白葉卻是雪片見著,雪片茶葉并沒有黃枝香那么好看,葉大枝粗,色澤干澀。不過,它沖泡去來并不筆黃枝香差。
在沖泡工夫茶時,也只有鳳凰茶能夠仍泡茶的人將其泡茶的技巧運用得淋漓盡致。
功夫茶首先是一種文化,不存在分類。能夠使用的茶葉很多,只要適合于用功夫茶的習(xí)慣來飲用即可以。多數(shù)的烏龍茶(巖茶)類、紅茶類、普洱類均可,首選還是鳳凰水仙系列的茶葉。
潮汕地區(qū)功夫茶起源
所謂功夫茶,并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
2.
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
3.
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為沏泡的學(xué)問,品飲的功夫。
4.
功夫二字,要在水、火、沖工三者中求之。
5.
水、火都講究一個活字,活水活火,是煮茶要訣。
6.
功夫茶來歷:
7.
明末清初福建閩南的一些明代遺臣不服清廷統(tǒng)治,入武夷山為僧,種茶、制茶、品茶、銷茶。清代才子、浙江錢塘文人袁枚于雍正四年到武夷賞茶,記曰:“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椽,每斟無一兩……”此法與俞蛟所記相比,只是潮州之器具更為講究,程序更為繁復(fù)而已。
8.
俞蛟出生于乾隆十六年,明顯比袁枚游武夷山遲了25年,其文章問世肯定更遲了,說明武夷茶品飲方法是“潮州功夫茶”之雛形。且武夷山由于是正山小種紅茶和烏龍茶的發(fā)源地,當(dāng)時制茶者又多為閩南人,因此對“工夫茶”、“功夫茶”是分得很清楚的:即前者為茶葉,后者為沖泡技巧。
9.
“功夫茶”的泡飲技藝經(jīng)發(fā)展、完善,程序雖繁復(fù),卻富涵文化,因而為飲者效仿、沿用。如今的武夷茶藝、閩式功夫茶、臺灣功夫茶茶藝等都是在此基礎(chǔ)上挖掘、深化而來的,已成了閩、粵、臺的飲茶藝術(shù)。
功夫茶 潮汕
1、鑒賞香茗——用茶則從茶藏中取出一壺量的茶葉,置于賞茶盤中,鑒賞。
2、孟臣淋霖——沸水澆壺身,目的在于為壺體加溫,即所謂“溫壺”。
3、烏龍入宮——將茶葉用茶匙撥入茶壺,裝茶的順序是先細(xì)再粗后梗。
4、懸壺高沖——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滿壺口為止。
5、春風(fēng)拂面——用壺蓋刮去壺口的泡沫。
6、重洗仙顏——迅速例出壺中之水,是為洗茶,目的洗去茶葉表面的浮塵。
7、若琛出浴——用第一泡茶水燙杯,又謂溫杯,轉(zhuǎn)動杯身,如同飛輪旋轉(zhuǎn),又似飛花觀舞。
8、玉液回壺——用高沖法再次向壺里注滿沸水。
9、游山玩水——執(zhí)壺沿茶船運轉(zhuǎn)一圈,滴凈壺底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
10、關(guān)公巡城——循環(huán)斟茶,茶壺似巡城的關(guān)羽,目的是使杯中的茶濃度一致,且低斟為不使香氣過多散失。
11、韓信點兵——巡城至茶湯將盡時,將壺中所余茶水斟于每一杯中,這些是全壺茶湯中的精華,應(yīng)一點一滴平均分注,因此稱韓信點兵。
12、敬奉香茗——先敬主賓、或以老幼為序。
13、品茗審韻——先聞香、后品茗,品茗時,以拇指與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稱“三龍護(hù)鼎”。品飲分三口進(jìn)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方動心”,茶湯香醇甘爽,回味無窮。
14、高沖低篩——沖泡第二泡茶,重復(fù)九、十、十一步。
15、若琛復(fù)浴——同若琛出浴。
16、重斟妙香——重復(fù)九、十、十一步。
17、再識醇韻——重復(fù)十三步。
18、三斟流霞——沖泡第三泡茶。
潮汕功夫茶百科
先糾正你一個語誤:潮汕工夫茶非潮汕功夫茶。
傳統(tǒng)的潮汕工夫茶葉多為烏龍茶,主要有鐵觀音、大紅袍、鳳凰單叢(樅)等。
這幾年受外來茶葉的影響,也有不少人開始喝普洱和紅茶,但相對來說,還是屬于小茶種。
大紅袍:主產(chǎn)于福建武夷巖,烏龍茶類,此外還有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并稱“四大名樅”;
鐵觀音:主產(chǎn)于福建安溪縣,烏龍茶類,半發(fā)酵;
鳳凰單叢:主產(chǎn)于廣東潮州市鳳凰山,烏龍茶類,為潮汕本地產(chǎn)名茶。
廣東潮汕功夫茶
“工夫",在潮汕話中是指做事方法講究,潮汕“工夫茶”對茶具、茶葉、水質(zhì)、沏茶、斟茶、飲茶都十分講究。
工夫茶單是茶具就有:茶壺、茶杯、茶盤、茶墊、水瓶、泥爐等多樣,用料上乘、精致小巧堪稱工藝品;沏茶講究茶道,動作行云流水,賞心悅目;聞一聞,茶香撲鼻,品一品,沁人心扉!
工夫茶深受國人喜愛,大眾普及,而且歷史悠久,是多國茶道的鼻祖,是國粹是我們的驕傲!
潮汕功夫茶葉
潮汕功夫茶的四寶是宜興紫砂壺、景德鎮(zhèn)若琛杯、楓溪砂桃、潮陽紅泥爐。
1、宜興紫砂壺的制作原料為紫砂泥,宜興紫砂壺泡茶既不奪茶真香,又無熟湯氣,能較長時間保持茶葉的色、香、味。紫砂茶具還因其造型古樸別致,氣質(zhì)特佳,經(jīng)茶水泡、手摩挲,會變?yōu)楣庞裆?/p>
2、若琛杯,漢族茶具,茶室四寶之一,是一種薄瓷小杯,薄如紙,白似雪,小巧玲瓏,酷似半個乒乓球和微型飯碗,3只小杯疊起來可含于口內(nèi)而不露。
3、楓溪砂桃是用砂泥制成的,很輕巧,水一開,小蓋子會自動掀動,發(fā)出一陣陣的聲響。這時的水沖茶剛剛合適。
4、潮陽紅泥爐。使用引火棒引燃后,將橄欖碳置于蜂窩孔隔層。底部有酒精泥壺,也可燃燒酒精煮水
潮汕功夫茶的
這取決于茶葉的種類和投茶量。
通常功夫茶投茶量比較多,一般投茶都在8~10克,如果是鐵觀音之類的烏龍茶,品質(zhì)稍好的可以泡到8泡以上。
如果是綠茶,尤其是比嬌嫩的,耐泡程度要低一些,大概4~6泡。
如果是普洱茶,一般都可以泡到10泡以上,年份越久的越耐泡,據(jù)說有能泡到40泡以上的。
潮汕地區(qū)功夫茶有哪些
鐵觀音:中國傳統(tǒng)名茶,屬于青茶類,發(fā)現(xiàn)于1723至1735年,鐵觀音茶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屬于半發(fā)酵茶類,沖泡后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香氣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譽 ”,除具有一般茶葉的保健功能外,還具有抗衰老、減肥健美、防治齲齒、清熱降火,敵煙醒酒等功效。
西湖龍井:西湖龍井茶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中國唐代,西湖龍井茶之名始于宋,聞于元,揚于明,盛于清。在這一千多年的歷史演變過程,西湖龍井茶從無名到有名,從老百姓飯后的家常飲品到帝王將相的貢品,從中華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開始了它的輝煌時期。
黃山毛峰:屬于綠茶,由清代光緒年間謝裕大茶莊所創(chuàng)制。每年清明谷雨,選摘良種茶樹“黃山種”、“黃山大葉種”等,初展肥壯嫩芽,手工炒制,該茶外形微卷,狀似雀舌,綠中泛黃,銀毫顯露,且?guī)в薪瘘S色魚葉。入杯沖泡霧氣結(jié)頂,湯色清碧微黃,葉底黃綠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氣如蘭,韻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