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園茶油(萬家山茶園)
1. 萬家山茶園
前村位于浙江省嵊縣西部,富潤鎮(zhèn)之北。距縣城16公里。
北面崇山蟠結(jié),大吉龍山、望村山、西山岡、岙天岡、萬家山岡躍然撲來,宛如五龍搶珠。東靠豬娘嶺,義烏至紹興公路繞此而過。西為黃土坡。南面一片平原。
總面積約10.5平方公里。明清時屬富順鄉(xiāng),民國時屬安富鄉(xiāng)。1950年起屬富潤?quán)l(xiāng)(人民公社),1992年屬富潤鎮(zhèn)。轄前村、東山彎、外麻廠、里麻廠、王家作彎、毛狗巖、考坑彎、羊長彎、萬家山9個自然村。1992年,全村891戶、2531人。耕地2216畝(其中水田1403畝)、山林4340畝、茶園287畝、桑園218畝。
村委會駐地前村自然村原有前、后兩村,年久逐漸連成一片,因前村大于后村,故名前村。
2. 萬家山路
1、十年京兆一書生,愛書愛字不愛名。一飯膏粱頗不薄,慚愧萬家百姓心。
2、信步無言山路旁,大江天際去茫茫。
3、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3. 萬山茶廠
寧紅茶有“茶蓋中華,價甲天下”之美譽,深受外商喜愛,時有英國怡和洋行等外國茶商深入武寧收購茶葉。”
“據(jù)《圖經(jīng)續(xù)志》和舊縣志記載,武寧茶葉產(chǎn)銷始于唐盛于宋,歷史悠遠。然而,縣境僻萬山中,以自給自足型農(nóng)耕經(jīng)濟為主,重農(nóng)輕商。明嘉靖間,縣城以下只有9處街市,“貨之類有茶、葛、苧、布、絹、漆、炭、棉花、桐油等”。清道光間,全縣農(nóng)村有16街13市,“貨之屬增加了竹簟、棕、藍靛、木子油、菜油、麻油、蜂蜜、木棉、麥皮紙、箬、白臘、黃臘、皮麻、糙麻、蕨粉等”。清末民初,寧紅茶馳名中外,外國商人到武寧販茶,入股興辦茶莊。洋貨進入市場,外地客商增多。
清末民初,為寧紅茶外銷的鼎盛時期。然縣無外貿(mào)經(jīng)營機構(gòu),主要靠本地私營茶莊收購茶農(nóng)初制毛茶,加工成簍子茶和箱子茶。蔞子茶(亦稱花香茶)主要在國內(nèi)銷售,箱子茶為出口產(chǎn)品。箱子茶每箱凈重25千克,箱上署“中國武寧寧紅茶”,并標明“云霧”、“貢尖”、“貢芽”、“烏云”等品名,用帆船運湖口轉(zhuǎn)火輪至上海茶棧外銷。(光明出版社:《江西民俗文化敘論》)“在民國20年以前,武寧的“寧紅”一茶傾銷俄國,曾居全國紅茶的首位。”“寧茶的聲望且在祁茶之上?!保駠?6年《工商通訊.江西修水縣之茶業(yè)》第一卷20期)“在1915年美國巴拿馬國際和平博覽會上,與寧紅齊名的浮紅、祁紅,以品質(zhì)優(yōu)良而技壓群芳,榮獲我國茶葉史上的第一枚國際金獎?!保ㄩh正國“寧紅茶初探”,1997.第4期《農(nóng)業(yè)考古》p317)由于我們不求改良,茶樹過老,又加上量少,出口銳減。使得我們的茶業(yè)發(fā)展遇到了一個低潮。
1897年(清光緒23年),武寧有茶莊17家,其中“黃厚生”、“石連生”、“益農(nóng)”、“益豐”四大茶莊是加工箱子茶的大戶。那時我縣大多出自嚴陽、伊山。據(jù)1937年《工商通訊》記載,民國4年(1915年),武寧外銷紅茶三萬余箱,花香茶萬余擔。抗日戰(zhàn)爭前夕,縣城振興祥茶莊(唐寶文)運一百箱出口茶葉至上海。出于恐戰(zhàn)心理,德國商人用一百桶靛換唐一百箱茶葉,(靛時值1000銀圓/桶,箱子茶時值50銀圓/箱)獲利近10萬銀元,但受層層敲詐所剩無幾??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寧紅茶外銷銳減。至1949年武寧解放前夕,僅存豫寧茶莊一戶經(jīng)營茶葉。武寧產(chǎn)茶,以嚴陽、伊山、甫田龍須、象牙田、果子洞的茶為佳。清代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寧紅茶正式定名。到19世紀中期,寧紅茶就已蜚聲于俄國、印度、美國、加拿大、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qū)。成為世界紅茶的著名品種?!保ㄩh正國“寧紅茶初探”,1997.第4期《農(nóng)業(yè)考古》p318)
建國后,在計劃經(jīng)濟時期,由縣供銷社組織收購,統(tǒng)一調(diào)撥給修水或南昌茶廠精制加工后出口。1978年,曾由縣外貿(mào)公司收購3700擔,調(diào)撥省土產(chǎn)進出口公司外銷。1979年后,仍由縣供銷部門組織收購。1985年后,茶葉放開經(jīng)營。2001年7月,九江市茶葉公司兼并縣茶場;年精制加工茶葉1000噸,產(chǎn)品遠銷歐盟、美國、俄羅斯、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qū)。
好在“武寧縣,是江西著名的茶鄉(xiāng)之一,這里不僅有悠久的種茶歷史,而且有最著地方特色和鄉(xiāng)土氣息的淳樸茶俗?!保ü饷鞒霭嫔纾骸督髅袼孜幕瘮⒄摗穚236)
“李唐還后,江南人皆嗜茶,而武寧獨甚?!边@種鄉(xiāng)風,從古至今,沿襲不絕。武寧是一個茶鄉(xiāng),但勤勞厚實的武寧人卻舍不得把這些從嚴陽山、伊山、太平山、太陽山等峻嶺崇山采摘來的可以換銀錠的野茶制成青茶或紅茶自己吃,而是低價賣給茶商。
寧人嗜茶,就地爐,且烹且飲。其制取六七尺竹,屈其顛而洞,其中,顛懸桁上。末注爐間,中斜系木燕尾,長尺許,鑿孔以納梃,上穿竹而下垂鉤,可懸鐵鑊。伸縮上下,視火之盛衰,水之生熟為度,鑊有耳,耳受高環(huán),環(huán)掛于鉤,沸則撤鑊之蓋。環(huán)必高者,便于蓋也。凡嫁女用鑊,以備房中物也。房中有爐有鑊,武寧鄉(xiāng)市皆然。(明清武寧縣志《定帆錄》)
4. 重慶萬家山
九嶺人奪馬有功
駐在易家的日軍野炮隊,每天早晚總是要打幾炮,一方面借以恐嚇游擊隊,一方面也是他們一種起居的行動信號。
1939年8月的一個晚上,何婆橋的徐先卯、徐先發(fā)聽到一陣炮聲響后,他們知道敵人歸隊了。便溜回家來看看。走至窗下,見房中熊熊大火燒著,有個日軍睡在火旁還鼾聲呼呼。他二人一商量,機會難得,提個活的領(lǐng)賞去。立即輕輕地將門弄開,走到日軍身邊,一個卡頸子,一個捉腳,等敵人驚醒時,已是五花大綁,捆得結(jié)結(jié)實實,連夜送到新十一師,真的獲了重獎。
還有一回,日軍從長沙方向潰退下來,一個掉隊的敵人牽著兩匹馬向何婆橋而來。徐先卯發(fā)現(xiàn)后,邀著徐先發(fā)、徐丙正等人,守在坳上準備大量的石頭,徐先發(fā)就抄小路跟在馬后。等敵人趕著兩匹馬慢吞吞地經(jīng)過坳上巖下時,山上的石頭向下猛砸,敵人想往回跑,徐先發(fā)正在后面捕捉,打得日軍抱頭鼠竄,焦頭爛額,倒在地上斷了氣。然后,他們牽著馬往萬家山跑。不意日本的軍馬都受過訓練的,走了一段路就不走了,往回跑。徐先發(fā)就躍上去抱住一匹馬的頸子,拉著韁繩,眾人在后面狠打,方牽到何婆嶺。送了一匹到師部,另一匹殺著做了下酒菜。
5. 重慶萬家山公園具體位置在哪兒
有以下小區(qū):
1、龍溪街道:都市庭院小區(qū);天和美舍小區(qū);龍華苑小區(qū);龍湖花園二區(qū);黃金堡學府小區(qū);長安錦繡城小區(qū);銀海北極星小區(qū);渝靜苑甲棟;加州城市花園。2、龍山街道:建安小區(qū);春風城市心筑小區(qū);佳居花園A區(qū);春麓苑小區(qū);聚信廣場小區(qū);東和春天東區(qū);東和春天西區(qū);藍天閣小區(qū);紫都城小區(qū);健康家園小區(qū);天一新城小區(qū)。
3、龍塔街道:荷塘路25號;魯能星城11街區(qū);法苑小區(qū);松龍錦苑小區(qū);御景天成小區(qū);魯能星城6街區(qū)。
4、兩路街道:澤科興城小區(qū);石油小區(qū);水土路口至澤科興城以東、渝北區(qū)實驗中學以南、雙龍湖九點利至駿源酒店以西、漢渝路8號與雙龍湖交界以北的圍合區(qū)域(包含天燈堡5號、55號、125號、159號;漢渝路8-38號附1號雙號;渝航路15、17號)。
5、雙龍湖街道:水兩路以東、崖坎以西、萬家山公園以南、斜坡以北的圍合區(qū)域;陽光大酒樓巷道以北、龍昌街以東、北湖路以南、龍盛街以西的圍合區(qū)域;雙龍大道以西、龍瑞街以東、飛湖路以北、龍旺街以南的圍合區(qū)域;雙龍大道以西、龍瑞街以東、飛湖路以北、龍旺街以南的圍合區(qū)域。
6、雙鳳橋街道:金龍尚園小區(qū);桃李郡小區(qū);伯爵世家小區(qū)。
7、仙桃街道:悅秀上東三期;鹿山臺一期。
6. 萬家山在哪里
去莒縣勞動局申請勞動仲裁,在不行讓電視臺曝光,山東臺不是有很多熱線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