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咖啡的文化和相關知識
【五大變因】
『溫度』
萃取效率:如同其它沖煮器材,溫度影響了咖啡的萃取效率。苦澀等屬于比較后段的風味,如果沖出來的咖啡過苦、焦可以試試看降低溫度。相對的,如果沖出來感覺還有很多風味仍留在咖啡渣中就可以考慮提高溫度。
粉層發(fā)展:在豆子新鮮的情況下,手沖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粉層的發(fā)展。以溫度這邊,溫度越高水沖到咖啡粉上后咖啡粉往上膨脹發(fā)展的速度會越快。在面對淺焙豆、磨粉比較細而粉層不易膨脹起來的情況下,都可以考慮提高水溫協(xié)助粉層發(fā)展。
『磨粉粗細』
萃取效率:同樣的在手沖磨粉粗細也影響萃取率,粉細萃取率大粉粗萃取率小。手沖屬于不斷加水不斷過濾,不如syphon般的浸泡。因此粉的粗細對流速及粉層發(fā)展等的重要性高多了。
粉層發(fā)展:通常新鮮的咖啡豆,研磨在臺糖二號砂糖附近的粗細粉層膨脹的情況會比較好(當然這也會因為烘焙度的不同而有些改變)。接著研磨越粗因為水很快的通過粉層發(fā)展的慢、研磨越細因為水不易通過卡在粉上面發(fā)展的也慢。所以粗研磨的水柱及沖水速度可以放慢來調(diào)整流速,相對的細研磨可以在粉層中挖個洞在沖以提高水的滲透。
『咖啡與水的比例』
濃度:一般來說想要增加咖啡的濃度增加咖啡粉的粉量當然是個方法,要注意水沖下去以后滲透的情形。粉量增加了濾杯中的粉層也增厚,建議在中間的水量繞多一點以方便中間咖啡粉受水足夠。
份量:一般建議三孔濾杯15g沖150c.c.的咖啡,那是不是要沖300c.c.要30g,450c.c.要45g呢?答案不是,手沖的濃度會因為流速、水在咖啡粉中停留的時間有關。由于沖越多杯粉量越多越后,水在粉層中停留的時間越久萃取效率也就越好。相對于粉量越多,同樣沖煮的水柱流速會造成比較慢的流速。所以沖煮越多杯可以減少粉量,加大水柱。
『烘焙度』
淺烘焙:淺烘焙的豆子通常遇到熱水后膨脹冒泡泡的情況不會很好,而且淺烘焙的豆子質(zhì)地比較密實沖煮期間容易沉下去造成表面稀稀的。同樣的這樣會影響到流速,所以一般建議淺烘焙的豆子采用90℃以上的高溫并水柱小一點,這樣比較容易沖出風味來。
深烘焙:深烘焙的豆子質(zhì)地就松多了,吸水佳、粉層受水易膨脹發(fā)起來、咖啡粉易浮在表面,不過焦苦味到越相對的重了些。深烘焙豆子的優(yōu)點在于厚實度與咖啡油脂佳以88~90度可將其表現(xiàn)出。
因此沖焙度與溫度的建議如下:
淺火烘焙:溫度約90~93度,水煮滾后,倒入銅壺內(nèi)即可沖泡
中度烘焙至中火略深:溫度約80~85度,
深度烘焙:溫度約88~90度
『新鮮度』
新鮮度除了咖啡本身風味上的變化之外,對手沖來說咖啡粉受熱水膨脹冒泡泡的情況就有很明顯的差異了。越新鮮烘焙的豆子冒泡的情況越好,而烘焙好放常溫兩星期以上的豆子冒泡泡的情況就沒那么好了。在冒泡泡情況不好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用小一點的水柱增加水在粉中停留的時間,比較能把風味沖出來。不過還是不建議喝不新鮮的豆子。
【以口味調(diào)整變因】
「依口感來調(diào)整/咖啡的研磨顆粒不變」:調(diào)整水溫
1.若咖啡喝起來有焦味、澀味、苦味明顯而且停留很久,則表示水溫溫度太高了。
2.若咖啡喝起來澀味很重,草腥味較重好像咖啡沒有煮熟(沖透)的感覺,則表示水溫溫度太低了。
「依口感來調(diào)整/水溫不變」:調(diào)整顆粒粗細
1.若咖啡喝起來有焦味、澀味、苦味明顯,表示顆粒磨太細了。
2.若咖啡喝起來沒什么味道都淡淡的,表示顆粒磨太粗。
「依口感來調(diào)整/烘培度」:調(diào)整水溫
1.若咖啡豆外表看起來油油亮亮的,咖啡喝起來有焦味,可以將水溫拉高一點。
2.若咖啡豆外表看起來是肉桂色(或略深一點)、咖啡喝起來澀味很重、草腥味較重好像咖啡沒有煮熟(沖透)的感覺,可以將水溫拉高一點,反之則將溫度降低。
【清潔保養(yǎng)】
手沖壺:手沖壺內(nèi)的水倒干并用干凈的布(或衛(wèi)生紙)將內(nèi)部擦干凈保持內(nèi)部干爽。 濾杯、玻璃壺:用水洗凈,自然晾干。
『新購置』:
手沖壺:用熱水燙過
濾杯、玻璃壺:用水洗凈,自然晾干。
【基底】
「花式咖啡用」:
以斷水法深烘焙豆,因為基底濃度要高且需要的量不多可用15g的咖啡粉沖50c.c.(如做冰咖啡以雪克器冷縮出來濃度才夠)。
「超濃冰咖啡」:
以斷水法深烘焙豆,因為基底濃度要高且需要的量不多可用15g的咖啡粉沖100c.c.(如做冰咖啡以雪克器冷縮出來濃度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