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紅山茶油(紅山茶籽油)
1. 紅山茶籽油
茶油樹的品種比較多,像我們一般常見的有黃袍野茶籽、野生油茶、西門子、軟枝油茶、越南油茶,紅花油茶、多齒紅山茶、八瓣油茶、赤柏子、白花南山茶等等。其中黃袍野茶籽,主要分布在湖北、江西一帶,它的顏色呈鮮紅色,出油率也比較高。
2. 紅花山茶籽油
茶油分野生的和種植的。茶油根據開花的花朵顏色分白花茶油,紅花茶油,金花茶油。茶油的工藝分物理壓榨和化學浸出。物理壓榨分冷榨和熱榨。根據茶籽剝殼分山茶仁油和山茶籽油。
說了那么多,最貴的油茶就是最稀有的,而中國白花油茶種植最多,其次是紅花油茶,最稀有的是金花油茶,但是金花油茶沒有野生的基本都是人工培育居多。
按工藝來說冷榨油比熱軋油貴,是因為冷榨油出油率比熱榨出油更低。
所以野生冷榨紅花山茶仁油最貴,其次就是野生熱榨白花山茶仁油次之,最后就是種植的茶油。
在來說話茶油的剝殼問題,連籽壓榨的茶油和剝殼的茶油不管從香氣口感都差好多。但是市場確基本上都是連殼,因為連殼打好處有二,第一是殼可以當餅賣錢,其二剝殼增加成本不劃算。
在說說精煉油,超市那種顏色很淡的基本都是精煉油,精煉油就是和純凈水差不多一個意思,就是里面的有益的沒了。
最后說一句,低端茶油就是茶枯提取的茶油,顏色很淡黃的茶油,沒有香味,價格30元以下左右一斤。普通的種植白花連殼山茶油,顏色暗淡黃價格50元以下。野生紅花連殼山茶油,顏色和白花深一點價格50元以上100元以下。冷榨的比熱榨的貴個10元到20元,剝殼的在這基礎上在貴個10元20元。
最后說一句,茶油只有中國才有品質最頂級的,以前古代達官貴人,皇族特貢哦哦好好珍惜。
3. 紅山茶籽油的功效與作用
1、普通油茶,即中果油茶,集中分布在浙江、四川、廣西,是國內面積最大的油茶樹種;
2、小果油茶,也叫門西子(呵呵,不是西門子喲)。集中在江西、福建等地,面積僅次于普通油茶;
3、越南油茶,也叫大果油茶。顧名思義,主要分布于靠近越南的廣西、廣東;
4、縣油茶,即野茶子??匆娪腥藛?什么是縣油茶?其實是分布于湖南、浙江的一種油茶樹;
5、紅花油茶,之前說的江西源森紅花茶油品牌介紹過,是一種生長于海拔較高開紅花的油茶樹。紅花茶油的優(yōu)質更高,花可以直接入藥,還能培育為庭園綠化植物;
6、小黃花茶,集中分布在貴州赤水,總共也就1708株。
除此之外,還有匹它山茶、多齒紅山茶、茶梨、博大果油茶、白花南山茶、南榮油茶、金花茶、鄒果油茶、威寧短柱油茶等品種。這些油茶樹分布面積較小,要么位于某一區(qū)域,要么不能再國內栽種。
茶油樹的分類方式
油茶樹還可以按照自然類型進行分類,比如說按照花期時間,有特早花、早花、中花、晚花和春花等類型;按照油茶樹成熟期,有秋分籽、寒露籽、霜降籽和立冬籽四種類型;按照油茶果的顏色,有紅球、青球、臍型紅桃、青桃、紅桃和青桔這些種類。
4. 紅山茶花油
1.用于面部美容: 每天早晚洗完臉后,先涂上爽膚水,待皮膚吸收后(不用爽膚水也行),用醫(yī)藥棉簽粘上山茶花油(每根只能使用一次),在兩邊面頰抹上2-4滴(油性皮膚用2滴;中性皮膚用3滴;干燥型的皮膚用4滴)山茶花籽油,然后用手指或手心輕輕打轉按摩一至兩分鐘。
2.用于頸部: 用適量純正山茶花籽油于掌心搓勻,然后用力壓托腮骨部位,向上按摩,讓松垂的肌肉收緊。
3.用于全身護膚保濕:洗完澡后全身涂抹一點茶花籽油,讓皮膚保濕、潤滑,防止干紋的出現。
4.用于去除細紋:在眼肚位置、眼角、嘴角等地方會有細紋出現,一般由皮膚干燥所致,又稱為干紋,關鍵在保濕,其方法就是在這些易生皺紋的部位抹上茶花籽油,稍作按摩,一個星期后定有驚喜發(fā)現。
5.用于護發(fā):用洗發(fā)水洗發(fā)后,倒入面盆二、三滴茶花籽油,再將頭發(fā)放入清洗,按摩幾分鐘后用溫水洗凈,洗后的頭發(fā)順滑黑亮,易于打理。慈禧太后一生都用茶花籽油護發(fā),終生擁有一頭烏黑亮麗的頭發(fā)。
6.用于去除面部黃氣:晚上臨睡前潔膚后,涂上爽膚水,待皮膚吸收后,用三分之一茶匙的珍珠粉,加入兩滴茶花籽油混合,抹到臉上。兩個星期后,你就會看見自己一張又白又滑的臉。還可以用一小瓶子加珍珠粉混合調成糊狀,堅持每天都用兩次,效果出奇的好。
7.用來涂手,直接用茶花籽油涂手或用和珍珠粉調好的茶花籽油涂手,你的手會變得細嫩光滑,連指甲都晶瑩透亮的,像涂指甲油一樣。
8.作為藥用:適合藥用如撞傷、破皮、小孩濕疹(和鹽調和)、水火燒傷、唇裂,用茶花籽油涂于患處,效果顯著。
5. 山茶油 油茶籽油
茶油,油茶籽油俗稱,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從山茶科山茶屬植物的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成熟種子中提取的純天然高級食用植物油,色澤金黃或淺黃,品質純凈,澄清透明,氣味清香,味道純正。
油茶俗稱山茶、野茶、白花茶,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優(yōu)質食用油料植物。油茶與茶葉(學名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為同屬不同種,它們所結的種子榨出的植物油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稱為油茶籽油,后者稱為茶葉籽油。
全球油茶籽油產量的90%以上來自中國。早在公元前100多年漢武帝時,中國就開始栽種油茶,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它生長在中國南方亞熱帶濕潤氣候地區(qū)的天然無污染的高山及丘陵地帶,10多個省都能種植,主要產區(qū)在中國的湖南、江西、廣西、重慶等省、市(區(qū)),全國現有栽培面積約4500萬畝,年產油茶籽100萬噸,產油茶籽油27萬噸。
茶油是中國政府提倡推廣的純天然木本食用植物油,以及國際糧農組織首推的衛(wèi)生保健植物食用油。
與橄欖油區(qū)別:
油茶樹與油橄欖樹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兩大木本油料植物。
油茶籽含油率一般為25~35%,所榨出的油茶籽油主要含油酸、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不含芥酸、膽固醇等對人體有害物質,其脂肪酸含量、比例與橄欖油極為相似,素有“東方橄欖油”的稱號,甚至有些營養(yǎng)成分的指標還要高于橄欖油。
6. 葡萄籽油 山茶油
像水一樣透明的食用油可能是一級菜籽油或者一級大豆油。
食用油也稱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過程中使用的,動物或者植物油脂。常溫下為液態(tài)。由于原料來源、加工工藝以及品質等原因,常見的食用油多為植物油脂,包括菜籽油、花生油、火麻油、玉米油、橄欖油、山茶油、棕櫚油、葵花子油、大豆油、芝麻油、亞麻籽油(胡麻油)、葡萄籽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等。
文獻中有不少烹飪用膏的記載。《禮記·內則》記述“八珍”中“炮豚”的做法,其中有一道操作工序是“煎諸膏,膏必滅之,”即放進膏油中炸,膏油要完全浸沒所炸之豚?!吨芏Y·天官·應人》:“凡用禽獸,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犢麤,膳膏腥;冬行鱻羽,膳膏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