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李益和李涉的 鷓鴣詞 賞析
一、求 李益和李涉的 鷓鴣詞 賞析
雜曲歌辭。鷓鴣詞
李涉
湘江煙水深,沙岸隔楓林。何處鷓鴣飛,日斜斑竹陰。
二女虛垂淚,三閭枉自沉。惟有鷓鴣鳥,獨傷行客心。
越岡連越井,越鳥更南飛。何處鷓鴣啼,夕煙東嶺歸。
嶺頭行人少,天涯北客稀。鷓鴣啼別處,相對淚沾衣。
詩解:
浩闊漫流的湘江呵,你是那么的深邃莫測。黃沙筑成的堤岸,被一片片美麗的楓林隔開。有幾只鷓鴣鳥不知從那里振翅飛出。太陽已經(jīng)偏西了,江邊成片的斑竹映出長長的陰影。這一切不盡使我想起瞬帝二妃 (娥皇、女英) 為候帝駕在此悲泣,而淚滴竹身,長出斑斑淚跡的故事??粗钌畹慕矣窒肫鹑偞蠓蚯购蕹酢奥犞宦敗保瑧嵍诖顺两墓适?。四處一片寂靜,只有鷓鴣鳥凄苦的啼叫聲在江面上環(huán)繞,這一切那能不深深觸動我這遠來游客的愁懷呢?
感慨:
唐以前的歷史已一去不返,而今強大的中國已訖立在東方,眼見蕭湘大地、湘江兩岸一片繁榮昌盛,游客的心情舒暢,那里還有愁懷呢?
鷓鴣詞
李益
湘江斑竹枝, 錦翅鷓鴣飛。
處處湘云合, 郎從何處歸?
李益詩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生活在湘江一帶的女子。詩的開頭寫她懷遠的愁情,不是用直陳其事的方法來正面描寫,而是用“興”的手法烘托和渲染,使愁情表現(xiàn)得更加含蓄而有韻致。
如前兩句都是用興的手法。首句“湘江斑竹枝”又兼用典。舜之二妃娥皇、女英,為舜南巡而死,淚下沾竹。這種染上斑斑淚痕的竹子,稱為“湘妃竹”,又稱“斑竹”。詩中人看到湘江兩岸的斑竹,自然會想到這個優(yōu)美而動人的愛情傳說,連類而及,勾起自己懷念情郎的愁緒。正在這時,詩中人又看到引動她愁緒的另一景物,那長著錦色羽毛的鷓鴣,振翅而飛,且飛且鳴,其聲凄清愁苦,聽到鷓鴣的啼叫,更加重了她的愁緒。鷓鴣喜歡相對而啼,俗謂其鳴曰“行不得也哥哥”。大凡游子、思婦,都怕聽鷓鴣的啼叫??吹铰牭晋p鴣的飛鳴,自然會使這位思婦的愁懷,一發(fā)而不可收了。
接著詩句自然地過渡到“處處湘云合”一句,以籠罩在湘江之上的陰云,來比喻女主人公郁悶的心情。以陰云喻愁懷,這是古典詩歌中常見的藝術(shù)手法。《文鏡秘府論·地·六志》引《贈別詩》曰:“離情弦上急,別曲雁邊嘶,低云百種郁,垂露千行啼?!贬屧唬骸啊弦姷驮浦?,托愁氣以合詞?!薄耳p鴣詞》的“處處湘云合”,既是對實景的描寫,又巧妙地比喻女子愁悶的心情。
詩的前三句,詩人用湘江、湘云、斑竹、鷓鴣這些景物構(gòu)造出一幅有靜有動的圖面,把氣氛烘托、渲染得相當濃烈,末句突然一轉(zhuǎn),向蒼天發(fā)出“郎從何處歸”的問語,使詩情顯得跌宕多姿而不呆板。它寫出了主人公的無可奈何的心情,我們仿佛看到她佇立湘江岸邊翹首凝望的身影,感覺到她盼郎歸來的急切心情,人物與周圍的環(huán)境達到和諧一致,繪出了一幅湘江女子懷遠圖來。
二、桂林山水甲天下 漓江河畔一奇芭 廬山日照仙人洞 翠竹掩映井岡山 打一動物名
烏龜吧,桂林山水甲天下,暗示桂甲!
三、吳兆騫《秋夜師次松花江 大將軍以牙兵先濟 竊于道旁寓目 即成口號示同觀諸子》
錢仲聯(lián)先生說:“此詩所寫為順治十八年八月一次伏擊戰(zhàn),巴海偵悉羅剎(佛經(jīng)中惡鬼的通稱,此指沙俄)將竄擾黑龍江下游,遂將伏擊部隊開至松花江南岸,巴海率精銳先渡江警戒?!保ā秹糗驸衷娫挕罚┦茁?lián)說巴海率領(lǐng)先遣部隊抵達松花江南岸時,一馬平川的原野在落日的襯托下顯得平靜遼闊,波濤萬丈的江上戰(zhàn)士們劃著輕舟,唱著棹歌,渡江開始了。頷聯(lián)描寫渡江先遣部隊紀律嚴明,悄然挺進,一點也沒有驚動水中兇猛的黿鼉,騎兵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馳向遠塞。頸聯(lián)寫隔江遠望,戰(zhàn)士的鎧甲在夜火的照耀下閃閃發(fā)光,駐扎在松花江北岸的千萬個軍帳,依稀可辨。夜幕降臨,寒霜濃重,巡更的金柝聲響遍全城。末聯(lián)描寫黎明時分,大軍強渡松花江,大有截斷江流之勢,戰(zhàn)士們乘風(fēng)破浪,勇往直前。藝術(shù)上寫得豪情萬丈,魄力驚人。雖謂隨口吟成,但“牙兵先濟”,騎兵部隊駐扎以就地待命,翌日黎明強渡大江,寫得井井有條,有聲有色。描寫與敘述,動靜交錯,張弛有度。詩人與彭師度,陳維崧三人被稱為“江左三鳳凰”,觀此詩,詩人不愧此稱號。
四、請幫我解答!謝謝/
茶油+茶+鹽=固體飲料的酥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