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登泰山后寫了哪6首詩?
詩意:李白《游泰山六首》新解
夏忠梅
(泰山學院教育系,山東泰安 271021)
[摘 要] 李白的《游泰山六首》,以游仙體來寫山水,形成了完美的獨特的詩歌創(chuàng)作范式.詩人采用了山
水實景與仙人仙境兩條發(fā)展線脈絞結起伏,交相顯隱的結構形式,展現(xiàn)了作者進行藝術構思的別具的時空意
識.從詩境表象上看,詩人以浪漫主義手法為我們描繪了一座雄渾壯麗的自然之山,一座奇異可感的神妙之
山,其意境深層則是籍寓了作者追求濟世理想和自由人格而不得實現(xiàn)的一種彷徨無奈的惆悵情緒,這是本詩的
真正意旨所在.
[關鍵詞] 李白;游泰山;賞析
[中圖分類號] I207. 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1122(2006)03 - 0013 - 03
[收稿日期]2006—07—18
[作者簡介]夏忠梅(1950 -),女,山東平陰人,泰山學院教育系副教授.
李白的《游泰山六首》為連章古詩,其中每一首都是一
個耐人尋味的審美境界.但通讀全詩六首,細細咀嚼,卻
能從更廣闊,更深邃,更完美的意境中,欣賞到詩人為我們
描繪的一座雄渾壯麗的自然之山,一座奇異可感的神妙之
山,體悟出寄寓作者人生理想,人格向往的情感之山,心靈
之山.
泰山方圓四百多公里,體勢宏大,意想蘆蘆之所至,皆山
也(張俯《岱志》).其景觀雄奇,險絕,曲幽,奧曠之特色
俱臻.僅以登山中軸線而歷,從王母池,一天門,中天門,
南天門,天街至玉皇頂,再及日觀峰,月觀峰,沿途凡峰崖,
澗谷,泉瀑,奇松怪石,名禽異花,云嵐煙霧極目難盡,即或
為長文,亦覺語白言乏.而李白在《游泰山六首》中卻能以
超然的宇宙觀和獨特的時空透視,目攬?zhí)┥饺f象于方寸,
馳思結韻于毫端,以寫意山水筆法繪出了有聲畫卷,顯示
了李白詩歌獨有的豪放風格.
四月上泰山,看似平敘交代時間,卻暗蘊泰山時令
奇觀背景.天寶元年,暮春時節(jié),李白佩逗段劍掛蘆,抱琴捋
袂.從王母池開始登山了.石屏御道開,眼前的泰山諸
多峰巒如同扇扇屏風,次第打開,一條帝王封禪時開辟的
御道豁然而現(xiàn).古御道有十幾里之長,逶迤出沒于峰巒澗
谷之中.詩人沒有白描峰回路轉.而是以遙思當年唐玄
宗封禪時的登途盛景賦筆.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於今滿青苔.萬千山壑,澗谷,碧蜂仿佛都在
尾隨著皇帝御車馬隊的馳騁而飛動起來,寥寥幾筆就形象
地表現(xiàn)了泰山山勢高遠而曲折盤旋上升的生動情態(tài).
如果說盤道彎彎,層巒盡染是詩人對登山起步景色的幾筆
渲染的話,接著詩人采用散點透視的視角,移步換景,從不
同層次以不同的皴法向我們描繪了沿途山水的奇險幽
秘.登泰山至中途,過中天門,曲折的盤路便為天梯般的
石階代替了.仰望兩側,懸崖千仞,飛流灑絕,水急松聲
哀,北眺 嶂奇,傾崖向東摧.泉水若飛,峰崖之高
可見,絕,巨巖累接,險峻難以登攀之狀可想.泰山的高
泉飛流,不似廬山瀑布靜態(tài)地掛前川,而是遇崖迭挫,
進濺成珠,潑灑在層層懸崖之上,又聚匯成流潛入深谷,
水聲也就融入松濤呼嘯之中了.這是泰山獨特的山水景
致.面北望去,山巒如扇,如柱,如劍,如獸,千奇百怪,那
處處懸崖都像要向東面歪倒下去,令人心僳.詩人順手拈
來傾,摧二字,泰山之高險便活現(xiàn)了.詩人視點又下
移到澗谷,只見大大小小的巖洞嵌進崖壁,洞門閉石扇,
巨石宛如扇扇石門又將洞府封掩起來.澗谷中嵐氣凝結
成的云團蕩漾,急流,松濤在神秘的山谷中反復回饋延綿
如雷.這云,這雷,就像是從地底下直冒出來.地底興云
雷,詩人摹景擬聲,形象地襯托出泰山山澗之深之奇.這
又象山水畫中的深遠意境了.
詩人如同一位業(yè)務嫻熟的導游,指引我們從登山所處
的不同位置,不同的視角欣賞泰山千姿百態(tài)的奇景,可謂
步步佳境.攀爬十八盤,登上寓天門,過天街,至極頂,憑
崖覽八極,目盡長空閑,才真的進入如出天地間的大境
界了.東攀日觀峰,登高望蓬瀛,海色動遠山,詩人看
到的是海水落眼前,天光遙空碧,日觀峰下的云海連
接洋洋東海,與泰山融為一體,極寫泰山之闊大.佇崖北
眺,只見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山.李白這里沒有用摹
寫黃河萬里觸山動,洪波噴流射東海(《西岳云臺歌送丹陪指帶
丘子》),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 (公無渡
河》)那樣壯大奔放的筆勢,而是以線紋式的繪畫手法表現(xiàn)
了黃河的另一種窈窕姿態(tài).這既有黃河下游平緩鋪流
的真實依據(jù),也是從視覺形象上反襯出泰山之高.詩人抬
頭平視,叢巒迭嶂之上長松入霄漢,遠望不盈尺,雖是寫
第10卷第3期
2006年9月
岱宗學刊
JOURNAL OF DAIZONG
Vol . 10 NO. 3
Sep1 2006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遠望視點之實,卻繪出了泰山平遠奇逸之景.俯瞰腳
下,則是千峰爭攢聚,萬壑絕凌歷,自下登山所仰見的萬
千巨大峰巒,從這極頂望下去,卻變得像人頭攢聚在—
起,而條條澗谷更顯得深不可測,令人大有登泰山而小天
下的感受.值此,詩人精神似飛揚,如出天地間,身
心完全融化在無垠宇宙之中,神思馳騁,襟懷浩蕩,不禁張
開雙臂,天門一長嘯.這長嘯令群峰震撼,這長嘯令云
霧頓開,這長嘯令萬里清風來.讀詩至此,我們也仿佛
看到一位逸態(tài)凌云,吐納天地精華的詩仙屹立泰山極巔的
傲岸形象.無怪乎一千多年過去,李白天門一長嘯,萬里
清風來便成了泰山山頂?shù)囊淮笕宋木坝^,令后人登此也
要或有所體悟,或附庸風雅地長嘯一次了.
如果僅以上所析,詩人對泰山的描繪或只可作山水詩
高手而論,然而《游泰山六首》更獨具藝術特色的是,李白
借助泰山神話傳說,在詩中幻化出一個情節(jié)生動,亦真亦
幻的泰山仙境,大大豐富了詩的內容,拓展了詩的意境,增
強了詩的藝術感染力.泰山歷來有神仙出沒的傳說.《列
仙傳》曾載仙人稷邱君為泰山下道士.《神仙傳》傳說漢
孝武皇帝巡狩泰山曾遇泰山老父,頭上白光數(shù)丈,壽三
百歲.秦始皇羨慕的仙人安期生,更是懷揣不死藥往來
于泰山和東海仙山之間.傳說中的神仙人物惝恍渺冥,泰
山的山水雄奇神異,詩人將二者融為一體,就越發(fā)增益了
詩意的一種朦朧虛幻色彩,并由此誘使人們去憧憬神話中
的細節(jié),去品味其中的綿綿幽情.
我們甚至可以象當今欣賞電視連續(xù)劇一樣,在《游泰
山六首》中跟隨詩人去游歷一番泰山仙境.詩人登上高高
的南天門,東望蓬瀛仙島,遐想聯(lián)翩,似乎真的看到仙人居
住的金銀宮闕,在大海波濤中銀臺出倒景,自浪翻長鯨.
心弦激蕩,仰面長嘯,回響遏云,打破了天宇的寧靜.玉
女四五人,飄飄下九垓,佩玉鳴環(huán),皓齒微啟,向李白親切
致意.大概酒仙大名已聲聞仙界,玉女贈給李白一杯流霞
仙酒品嘗,又似乎是在探問:謫仙何故不再來修行,象我們
一樣自由自在!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李白長揖感
謝且顯窘容.這自愧是謙辭,還是有難言之隱 曠然
小宇宙,棄世何悠哉!詩人是要放棄世事煩惱,隨仙人而
去嗎 顯然,仙女的不期而至牽惹了李白的思緒.李白在
泰山之巔邊賞景邊思索之際,偏偏又遇到了一位方瞳好
客顏的羽衣仙人.捫蘿欲就語,卻掩青云關,仙人沒有
同他說話,只贈給他一卷仙書,即消逝在云霞之中了.詩
人拾起仙書翻閱,其字乃上古,如同鳥跡一般,讀之
了不閑,不知所以.李白想等仙師歸來指點迷津,等了半
天,可從師方未還,唯有感此三嘆息.罷了,求仙難,
泰山美景卻盡可賞心悅目.李白登上日觀蜂,憑崖覽八
極,日盡長空閑,舉手開云關,遠觀黃河玉帶,正在愜意
無限之際,不知何處又轉來一位綠發(fā)雙云鬟的小仙童,
竟然笑我晚學仙,蹉跎凋朱顏.詩人剛剛平靜的心緒又
被打亂了.自己二十多歲辭親仗劍遠游,至今又是二十多
載,年華蹉跎,朱顏已謝.仕途理想既然不能實現(xiàn),何不尋
求捷徑修仙 躊躇忽不見,浩蕩難追攀,仙童已倏忽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