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樹果有蟲子怎么辦(茶油樹的病蟲害防治)
1. 茶油樹的病蟲害防治
1、選擇林地
茶油性喜陽光充足、氣候溫暖的環(huán)境以及酸性的土壤,種植時宜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林地,并要求有25度的坡度和便利的交通條件,然后在其中建園,翻整土地,清除雜物。
2、品種適宜
種植茶油時,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環(huán)境、土壤條件等,選擇適合當地生長的優(yōu)良品種,而且在栽種時還要多系配合,做好5-10個以上的無性系配置造林,要求苗木生長健壯、無病蟲害、高15-30厘米左右。
3、合理栽植
茶油最為合適的栽植時間為春季2-3月份,此時溫度和濕度有利于植株的發(fā)育,栽種前先在林間挖出種植穴,深度要達到30厘米以上,以促進根系的擴展,然后扶正填土,埋住其根莖部位,最后踏實澆水。
4、林間管理
茶油生長期間,要注意做好病蟲害的管理防控工作,入冬前為植株噴施50%的多菌靈藥劑,以消滅越冬蟲卵,夏季用50%退菌特均勻噴霧,降低炭疽病、軟腐病、根腐病等病害的感染風險。
2. 茶油茶樹
1、加工方式
生茶油和熟茶油在加工方式上有一定區(qū)別,雖然他們都是以野生茶樹的果實為原料制成的植物油誕生,茶油在加工時會經過晾曬烘干和炒制,等多道加工工序最后在壓榨提純得到的油脂就是熟茶油。而生茶油是人們收集植物茶樹的種子后直接進行壓榨提純得到的茶油。
2、色澤與口感
生茶油與熟茶油在色澤和口感上也有明顯區(qū)別,生茶油有一定的青綠味而且細細品嘗時它的口感略澀,這種植物油的色澤是黃中帶綠的樣子,清澈透明。熟茶油的口感比較綿軟,而且?guī)в星逅南銡猓藗兤穱L時沒有澀味出現,它多是明黃色的透明液體。
3、含水度不同
生茶和熟茶油在含水度上也有明顯區(qū)別,熟茶油的含水度較低,而生茶油的含水度則比較高,生茶油平時可以直接外用,食用價值比熟茶油要低很多,但生茶油的美容功效卻不理想,這也是兩者之間的重要區(qū)別。
3. 茶油樹是什么樣
油茶樹,又名茶子樹、茶油樹、白花茶等,為山茶科山茶屬灌木或中喬木。油茶樹的種子含油量甚高,是非常重要的油料植物,同時,油茶樹還是優(yōu)良的冬季蜜源植物,具有很好的種植價值和種植前景。那油茶樹該怎么種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油茶樹的種植方法和管理技術。
油茶樹的種植方法
1.苗木培育:主要是以芽苗砧嫁接為主,以普通油茶實生芽苗作砧木,在嫁接前35天至45天浸種后播種,即播于沙床或營養(yǎng)土上,深約3cm,覆沙后稍加壓實,沙厚1Ocm左右,沙太薄苗莖早出地面變細老化,對嫁接不利。待苗木出沙(土)后2-3片葉時進行嫁接。芽苗砧嫁接一般用劈接法,其程序如下:首先是將沙床中的裸根苗取出洗凈,蓋上濕布放在室內操作臺(桌)上備用。第二步是用刀片(單面刀片)在芽苗上方1-1.5cm處切斷,隨即從砧木正中髓心處劈開,開口1cm左右,胚根保留5-6cm,切除多余部分。第三步套砧,即用口徑略大于砧木直徑的薄鋁片(或牙膏皮)將砧木套住。先將裁成長約3cm、寬約1cm的薄鋁片做成圓筒(口徑可大可?。?,便于套砧。第四步是削穗,在接穗下端離葉柄1-2cm處的兩側,各削1個15度、長約1cm雙斜的楔形,再從葉柄上方2-3毫米處截斷,成1芽1葉的接穗。置清水中待用。最后把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葉柄一側的皮層要對齊,將套筒輕輕一提一捏使砧穗緊接。
2.整地:油茶對造林地要求不嚴,但為了高產穩(wěn)產,造林地宜選擇土壤深厚(土壤厚度60cm以上,至少要超過40cm,)、排水良好、肥力較好,濕潤、透氣性好、微酸性(pH值范圍:5.5—6.5)的砂質壤土、輕粘壤土,(石灰?guī)r山地不能栽植)。但盡量避免在山頂砂粒含量高的不保水的砂性土和排水不良地種植,并且在造林前一年秋、冬季要進行整地。
3.造林:植苗造林在冬春進行,以春季為好。其要領是:表土入穴,穴土細碎,有條件的地方定植前在穴中施放一定有機肥或土雜肥。苗干端正,略微深栽,根系舒展,分層踩緊,使根土密接,上覆松土。一年生苗的栽植深度以油茶苗嫁接口上端1cm為佳。
油茶樹的管理技術
1.松土除草:造林當年除草松土1次,以后每年松土除草2次,第一次在5-6月間,第二次在8月下旬至9月不同地區(qū)有所不同。三伏天地表熾熱,不宜松土除草。松土深度,一般以3-5cm為宜。造林當年宜淺,以后逐年加深;幼樹兜邊宜淺,向外可逐漸加深;壤土宜淺,粘土宜深。
2.幼林施肥:施足基肥的林地,第一年不要再施肥。施肥一年兩次,冬施遲效肥,如火土灰或其他腐熟有機肥;春施速效肥,如尿素等。早春優(yōu)于夏秋,每株一年的施肥量不要超過25克,最好多次施用,每株每次施肥量不超過10克。方法有撒施和環(huán)狀溝施等。撒施即將肥料均勻地撒布在樹冠周圍,結合中耕翻入土中;環(huán)狀溝施,即在樹冠外沿,挖寬深各20-30cm的圓形或半圓形溝施入。
3.幼樹整形:油茶幼樹整形方法分兩步:首先是養(yǎng)干。造林后第1-2年內,頂芽萌發(fā)的春梢,應全部保留,使其迅速形成主干;第二步是定形。主干高60cm在主干四周選留3-4個強壯主枝,每一主枝上的副主枝數目,以樹體大小和二主枝間距離而定。修剪最適時期是早春。修剪后及時除萌。幼樹修枝宜輕不宜重。
4.林地間作:在幼林地間種收獲期短的農作物、藥材、綠肥等,以耕代撫,有利油茶生長并有短期收獲,提高經濟效益。間種作物種類的選擇,均以不與油茶爭光、爭肥、爭水為原則,間作要求留1平方米面積給油茶樹。油茶林地宜間種花生、豆類等作物和一些綠肥植物,而不能選用高稈、藤本和旱季耗水量大的作物。
5.采收:采收果實時正是油茶含苞待放時期,嚴禁折枝取果。果實采回后,堆放時間不得超過5-6天,要攤曬,一天中要翻動數次,促進果實開裂,將雜物除凈,收籽進倉待榨。
油茶樹喜歡溫暖的環(huán)境,不耐寒冷,在種植養(yǎng)護過程中還需做好防寒防凍措施。
以上就是油茶樹種植方法和管理技術的介紹,種植油茶樹的朋友,可以參考以上種植的技術,結合實際的種植條件,合理地進行種植。
4. 茶油樹的病蟲害防治措施
1、選擇林地
茶油性喜陽光充足、氣候溫暖的環(huán)境以及酸性的土壤,種植時宜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林地,并要求有25度的坡度和便利的交通條件,然后在其中建園,翻整土地,清除雜物。
2、品種適宜
種植茶油時,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環(huán)境、土壤條件等,選擇適合當地生長的優(yōu)良品種,而且在栽種時還要多系配合,做好5-10個以上的無性系配置造林,要求苗木生長健壯、無病蟲害、高15-30厘米左右。
3、合理栽植
茶油最為合適的栽植時間為春季2-3月份,此時溫度和濕度有利于植株的發(fā)育,栽種前先在林間挖出種植穴,深度要達到30厘米以上,以促進根系的擴展,然后扶正填土,埋住其根莖部位,最后踏實澆水。
4、林間管理
茶油生長期間,要注意做好病蟲害的管理防控工作,入冬前為植株噴施50%的多菌靈藥劑,以消滅越冬蟲卵,夏季用50%退菌特均勻噴霧,降低炭疽病、軟腐病、根腐病等病害的感染風險。
5. 茶油樹枯死是什么蟲在吃
油茶病害種類大約有30多種,其中主要有軟腐病、炭疽病、茶餅病、煤污病、爛腳病、半邊瘋、根腐病等。
4月份防治以下病:
1、軟腐病
分布在,中國亞熱帶地區(qū)均有不同程度發(fā)生。主要為害油茶葉片和果實,也能侵害幼芽嫩梢。受害油茶樹葉片、果實大量脫落,嚴重影響生長和結果。油茶軟腐病在成林中常塊狀發(fā)生,單株受害嚴重。
油茶軟腐病對油茶苗木的危害尤為嚴重。在病害暴發(fā)季節(jié),往往幾天內成片苗木感病,引起大量落葉,嚴重時株病率達100%,嚴重受害的苗木整株葉片落光而枯死。
癥狀:葉上病斑多從葉緣或葉尖開始,也可在葉片任何部位發(fā)生。侵染點最初出現針尖樣大的黃色水漬狀斑,幾個小病斑可擴大聯(lián)合成不規(guī)則形大病斑。侵染后如遇連續(xù)陰雨天氣,病斑擴展迅速,邊緣不明顯,葉肉腐爛,呈淡黃褐色,形成“軟腐型”病斑。這種病葉常在二三天內紛紛脫落。侵染后如遇天氣轉晴,病斑擴展緩慢,棕黃色至黃褐色,中心褐色,邊緣明顯,形成“枯斑型”病斑。這種病葉不易脫落,有的可留樹上越冬?!?/p>
葉片感病5~7天后,在適宜的溫度、濕度條件下,病斑上陸續(xù)產生許多近白色、淡黃色乃至淡灰色的蘑茹型分生孢子座。病害能侵染未木質化的嫩梢和幼芽。受害芽或梢初呈淡黃褐色,并很快凋萎枯死,呈棕褐色,可留樹上越冬。條件適宜時其上可產生大量蘑菇型分生孢子座。
感病果實最初出現水漬狀淡黃色斑點,斑點逐漸擴展成為土黃色至黃褐色圓斑,與炭疽病初期癥狀相似,但軟腐病病斑色澤較淺。侵染后如遇陰雨天,病斑迅速擴大,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病部組織軟化腐爛,有棕色汁液溢出。如遇高溫干旱天氣,病斑呈不規(guī)則開裂。
軟腐病發(fā)病規(guī)律:當日平均氣溫回升到10℃以上,越冬菌絲開始活動,雨后陸續(xù)產生蘑茹型分生孢子座,是病害的初侵染源。氣溫在10~30℃間,蘑菇型分生孢子座均能發(fā)生侵染,但以15~25℃發(fā)病率最高。
超過25℃發(fā)病率顯著下降。蘑菇型分生孢子座的傳播和侵染都需要雨水及高濕的環(huán)境,因此適宜侵染的溫度范圍內,空氣濕度與病害發(fā)生的關系十密切。據試驗在不保濕條件下,相對濕度低于98%。
便不能發(fā)生侵染。在林間只有陰雨天才能滿足這一條件。所以油茶軟腐病只有在陰雨天發(fā)生。每次中到大降雨后,林間相繼出現許多新病株、新病葉。雨量大,雨日連續(xù)期長,新病葉出現多。反之則病葉少。4~6月是南方油茶產區(qū)多雨季節(jié),氣溫適宜,是油茶軟腐病發(fā)病高峰期。10~11月小陽春天氣,如遇多雨年份將出現第二個發(fā)病高峰。
2、根腐病
主要發(fā)生于4-5月和9-10月,7-8月是重病株死亡期。病原菌適宜生長于pH值為4左右的土中,特別是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時,適宜于感染部位和根部土壤越冬,主要從傷口或幼嫩表皮侵染。
3、煤煙病
在我國各油茶產區(qū)都有分布。感病油茶枝葉表面生一層黑色煙塵狀物,使之不能正常進行光合作用和氣體交換。受害輕的生長不良,落花落果,并使茶籽的產量和品質降低。煤污病流行年份,油茶籽減產10%~25%。也在春季發(fā)病,此病害的發(fā)病高峰期與刺綿蚧和黑膠粉虱的排蜜高峰期 (3--4 月和9--l0 月 ) 一致。
煤煙病癥狀: 葉、枝上最初出現黑色煙塵狀斑點,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較稀薄,在葉上多自葉正面主脈兩側產生,后逐漸擴展并增厚,葉背面也有發(fā)生,形成一層黑色煙塵狀菌苔,厚可達0.4mm。
菌苔表面粗糙,或呈絨毯狀。在病菌分生孢子器大量產生時,菌苔上可見密生的鬃毛狀突起物,高可達1mm,在缺乏營養(yǎng)或環(huán)境條件不適時,菌苔收縮干裂,可自葉面剝落。煤炱菌常借同翅目昆蟲排出的蜜露為營養(yǎng)來源,故病枝葉上??梢娪羞@類昆蟲為害。
6. 茶油樹的病蟲害防治方法
1、準備種植油茶樹,首先進行考察,選擇造林地。要選擇土壤。雖說油茶樹耐貧瘠,但對,肥沃的土壤仍然是創(chuàng)造高產的條件之一。選擇在坡度小于25度,有充足陽光的坡地。土壤,有變質巖,砂巖,花崗巖,風化而形成的黃紅壤,黃壤,紅壤土。一般土壤越厚越好,土層厚度,不應小于一米,為好。
2、培育幼苗。油茶樹幼苗,對養(yǎng)分需求相對較高。在有機肥與氮肥充足的情況下,幼苗生長良好,發(fā)根快。適當補充磷肥與鉀肥容易形成壯苗。在夏季與秋季干旱季節(jié),有及時的澆水,對油茶苗生長十分有利。雨季到來時,也要注意防澇。由于從定植培育幼苗至有產量收入,一般,需要經過4-5年,這中間時間長,持續(xù)投入資金多,因此,在沒有經濟效益之前,可在油茶林中合理安排,以不影響油茶樹的生長,種植豆科植物,來緩解一下資金投入的困境。并且及時清除雜草,以免影響油茶樹生長。
3、培育合理的樹形。將生長恰當的,較強壯的側枝,培育成主干。下一年在主桿上留側芽,培育成以后能夠結果的側枝群。在修剪時著重修除病蟲害危害的枝條和重疊枝。盡量保留內膛結果枝和春梢。油茶樹的,需肥特點,在幼樹時期主要是生長樹體為主,在思維當中,用注重氮肥稍微多一些。在油茶開花結果期適當增加,磷肥鉀肥的含量,并配合施用硼肥。
4、油茶樹病蟲害的防治。油茶樹的病蟲害主要以防為主,治療為輔。一般,蟲害以培育,油茶樹蟲害的天敵,在噴藥時,盡量不噴對天敵有害的農藥,一般噴灑農藥,盡量選用生物制劑,對保護大紅瓢蟲,黑緣瓢蟲等害蟲天敵十分有利。油茶樹的病蟲害一般有。軟腐病,炭疽病,煙煤病。蟲害有,金龜子,茶毛蟲,葉蜂,象鼻蟲,茶梢蛾,天牛,蛀莖蟲,象鼻蟲,蟻蟆等。
5、油茶的采收注意事項。一般油茶分為兩次采收,在寒露節(jié)氣采收一次,這次只適宜采摘寒露籽,不可采摘霜降籽,霜降籽則可在霜降以后采摘。適宜的采摘,可提高出油率,這是一定要把握好的。